蕁麻疹
蕁麻疹是一種常見而且易辨識的皮膚病,病人的皮膚可能出現像小紅豆般的丘疹,但較常出現像被蚊蟲叮咬後所成的紅色大斑塊,雖然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後會自然消褪,但因發病期間常出現難以忍受的搔癢,且極易復發,甚至出現嘴唇、眼皮、呼吸道腫脹,造成呼吸困難,嚴重時還可能因而致命,所以不可掉以輕心。
對於這個古稱「風疹」,台語俗稱「起清膜」的皮膚病,引起的原因有很多,但卻跟吹風無多大關聯,最常見的原因為特殊的過敏性體質,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會對外界的一些特殊物質產生過敏反應,但這些物質在一般人眼中其實一點也不特殊,譬如花粉、灰塵、毛髮、皮屑或是吃到海鮮、堅果、辛辣食物,甚至只是冷、熱環境、陽光照射都可能引發這些有「特異功能」的患者發病;除了體質因素外,一些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的感染或是內在疾病如紅斑性狼瘡、惡性腫瘤等,也可引起蕁麻疹,但發生率相對來說低的很多;至於許多民眾認為蕁麻疹是因肝機能不好,造成體內毒素堆積所導致的說法,則是毫無根據。
對於這個疾病,因為絕大多數與體質有關,所以要有點耐心才可能治癒(尤其是慢性蕁麻疹),而藥物治療上則是以口服抗組織胺為主,這種藥物在長期發展下已改進成相當安全,縱使長期使用也無明顯的肝腎毒性,但在服用時仍有幾點須注意的事項:
- 在蕁麻疹未發作之前服用,效果較好。
- 部分抗組織胺會有嗜睡、口乾舌燥、排尿困難的副作用,如果情形嚴重,可嘗試換藥。
- 飲酒會增強抗組織胺的鎮靜作用,所以治療期間應盡量避免飲酒,以免發生意外。
另外,哪些食物是蕁麻疹患者最需「忌口」的食物呢?對此,有兩個觀念要加以澄清,第一、每個人體質並不相同,會對別人引發蕁麻疹的食物,對你可能毫無作用,反之亦然,第二、同一個人的體質並非固定不變,去年吃芒果過敏,不見得今年也必定如此,反之亦然;所以對於以下取自文獻資料的常見「發物」,僅提供參考,切勿矯枉過正,平白失去了飲食的樂趣。
常見引起蕁麻疹的食物種類(尤其以醃製或燒烤處理):
- 甲殼類海鮮:如龍蝦、牡蠣、貝類、蟹等。
- 穀物:小麥。
- 魚類:魚、鮭魚。
- 肉類:豬肉、鴨肉。
- 調味品:肉桂、醃製品。
- 蔬菜類:馬鈴薯、胡蘿蔔、芹菜
- 堅果:幾乎全部(如:杏仁、腰果、花生、栗子等)
- 飲品:含酒精成分的飲料、咖啡、巧克力、酵母乳、牛奶。
- 水果:蘋果、柑橘、草莓、番茄。 *其他:皮蛋、鹹蛋。